当前位置: 中国基金网 > > 基金评论

增持潮来袭又一银行获股东“举牌”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8-10 02:49   阅读量:7642   阅读量:19335   
增持潮来袭又一银行获股东“举牌”

继多家上市银行实施股东增持计划后,南京银行也迎来大股东增持。

8月5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其股东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江苏云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杉资本”)合计持股比例由9.99%增至11.03%,增幅为1.04%。

不仅仅是南京银行,今年7月以来,多家银行披露了股东和董事增持信息。

7月以来,银行股股价下跌。业内人士分析,对于银行而言,房地产市场风险可控,上半年银行业形势稳定向好。下半年银行股有望迎来房地产救市政策和交易结构改善的双重利好。

估值板块修复可期。

南京银行股东增持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小幅上涨。截至8月8日收盘,南京银行股价为10.58元/股,涨幅为2.12%。

这是南京银行今年第三次被重要股东增持。此前,该行分别获得紫金集团、法国巴黎银行等大股东的增持。

不仅如此,7月13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共有20名高级管理人员及部分董事、监事拟在7月11日起的3个月内,以自有资金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票。

除了南京银行,今年7月以来,重庆银行、苏农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增持信息,增持对象包括银行股东和董事。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受“断贷”事件影响,7月份以来,外资减持银行股,银行股股价出现下跌。

中行在其研报中显示,在“断贷”事件前,6月30日至7月11日,外资持股比例从2.05%降至2.00%;7月11日至15日“断贷”事件影响期间,外资大幅减持银行股,持股比例在4个交易日内下降0.14个百分点,从2.00%降至1.86%。但随着各家银行公布房贷风险排查,地方政府等各方出台房贷担保相关政策措施,“断贷”事件的边际影响有所缓解,外资减少明显放缓。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称,应理性看待“贷断”对银行的影响。短期来看,市场担忧可能会给银行板块带来压力;从中长期来看,预计风险会顺利化解,整体影响可控。

交易结构方面,浙商证券分析师表示,国内层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主动基金重仓占上市银行自由流通的2.9%,而主动基金重仓仅占银行股份的2.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外资层面,截至2022年8月5日,北向资金占上市银行自由流通的7%。7月以来,出于对房地产风险的担忧,北上资金持续流出银行股。展望未来,美元有望逐渐掉头向下。随着房地产救市政策的明确和美元的下行拐点,北上资金流出有望缓解。

资金被分成银行股。

“断贷”事件期间,资金在银行股上出现分化,外资整体减持银行股,同时仍在增持部分中小银行。

据中行证券统计,7月11日至15日,受“断贷”事件影响,外资大幅减持a股银行,仍有4家银行被外资增持,分别是张家港银行、杭州银行、贵阳银行和长沙银行。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二季度,基金持有的银行股占比2.68%,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但部分优质区域性城商行仍有所增持。具体来看,东兴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持仓分别增加0.01%、0.03%、0.01%至0.21%、0.19%、0.6%。

近日,上市银行密集披露上半年业绩报告。目前为止,已有12家银行披露,12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南京银行、苏州银行等6家银行同比增幅超过20%;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

光大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亦丰表示,总体来看,上半年这些银行的信贷投放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资产质量稳定向好,收入和利润增速普遍延续了一季度的优异表现,没有受到疫情的太大扰动。

展望下半年,东兴证券研报认为,银行有望实现“量增价稳”,资产质量将延续良好态势,全年利润增速有望保持平稳态势。他们认为,优异的业绩、房地产风险缓解和持续的经济复苏有望改善市场预期,催化板块的估值和修复。考虑到区域信贷需求、不同银行客户群、存量资产质量的巨大差异,预计下半年经济活跃的优质区域信贷需求将率先回升,相应的区域银行信贷市场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从而更加平稳地以量补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

900